你是否要取消绑定(第三方名字)账号?
2025年11月8日,襄阳拾穗者受邀参加
在北京举行的2025中国口述史国际展!
杨家香老师代表拾穗者送去了襄阳的问候,
并现场聆听了国内外口述史作者
与团队的经验介绍,收获满满!
“一座襄阳城,半部华夏史”。
这一次拾穗者又以口述为灯,照亮历史肌理,
让襄阳的声音被更多的人听到。
至此,有《口述老樊城》《口述襄阳·甲辰卷》
《口述襄阳·乙巳卷》三部入选第七届、
第十届和本年度的第十一届国际展,
通过组委会初选和终审后,即在组委会
官网等渠道展出和被中国传媒大学
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陈列、研究、收藏
2025年的本卷——《口述襄阳·乙巳卷》
恰逢拾穗者团队创立二十周年
尝试呈现团队内部口述实录
由杨家香带领的口述小组,历时数月,
多次深入访谈,为拾穗者团队核心成员
褚连生完成六万余字生命史记录。
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从东北铁路子弟
到襄阳建设者的生命轨迹,
恰是三线建设、城乡变迁的微观史诗。
当记录者成为被记录者,
每个平凡生命都是历史银河的星辰。
本辑口述史资料仍然延续
“小人物大历史”的视角:
陈精锐记述的历史街区和河岸人家的过往,
艾子记录的李华琴的磁器街往事,
再现老樊城市井烟火;
李秀桦记录的公益人李勋福平凡人生,
深刻展示出公益精神对人的改变;
公益文化研究者胡海龙的公益沉思录,
为民间文化保育提供思想烛照。
“用记忆抵抗遗忘,所有守护记忆的拾穗者,
愿我们永远保有倾听的谦卑与记录的虔诚。
这份殊荣同时属于所有受访者
——是你们用乡音为历史注入了温度
是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
让襄阳的民间叙事汇入人类记忆共同体。
最后用我在北京的留言当结尾:
感谢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搭建的平台
感谢组委会对"口述襄阳"公益项目的肯定与鼓励
回到田野守望故乡
继续全民记忆工程
用倾听记录温暖的襄阳
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
杨家香
2025.11.9
如果你也参与了本作品的创作,请选择你在片中担任的职务并申请
可以将链接发送给你的微信等好友
微信扫码
评论